副标题:
——记衡南渔鼓传承人张紫映
在寒冷的乡村夜晚引动阵阵春潮,使衡阳大地发出花开一样的笑声。
在僻静的沉睡的田野,一把渔鼓将乡村的寂寞拍打成黎明到来的心跳。
他叫张紫映。外表骨感,内心却很丰富,是衡南渔鼓传人。
张紫映曾经有过卖血养家活命的童年,有过没钱读书、躲在窗外偷听的童年。感谢上天给了他聪慧的艺术天赋,后来,他靠渔鼓走山乡谋生存。
【张紫映同期声】
我打渔鼓总是向大家宣传要团结,不要你斗我,我斗你,在那个年代,人民群众心里是很迷茫的,听了我的渔鼓词,感觉到有点希望,所以很喜欢。一个村子刚刚唱完,另外几个村又来约,有的村怕争不到,把渔鼓筒都抢走。我只有再锯竹筒子,用塑料皮蒙,多做几个渔鼓。
【张紫映打渔鼓《蔡老娘遇十怪》】片段
【曹中庆同期声】
他刚到衡阳的时候,有些人觉得他这个艺术土,喊他乡里嘛蝈,意思是在城市里不适合,火不起来。他就创作了一个“蔡老娘遇十怪”,不想却火起来了,老百姓非常喜欢听,场场爆满,后来都不叫他名字,直接喊他“蔡老娘”啦,而且这个节目唱到公安部去了,相当有影响,成为衡阳的代表作。
衡南渔鼓始于晋代,已有1800多年历史。曲目有“唐三千,宋八百”之说。浩如烟海、千年传承的民族记忆,却在工业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濒临绝迹。勤奋又倔强的张紫映一门心思要把它流传下去。他熟背了上百部大传小记历史名篇,创作了两百多部新作,从现代生活中选取题材,紧扣时代的脉搏,自编自唱,唱出真挚的感情,唱出时代的呼唤。在衡阳,他跑遍城乡,几乎天天登台。“夜夜难唱夜夜唱,处处无家处处家”,这是他为普及渔鼓文化几十年如一日辛勤歌唱的真实写照。他广泛参与各地的曲艺交流和竞赛活动。2004年,将衡阳渔鼓推介到邻省江西。2006年,在河南安徽等六省曲艺大赛中斩获一等奖。2008年,登上中央电视台,荣获全国性曲艺大赛奖。
【张紫映同期声】
我编了一个社会和谐的题材《旧怨新恩》,演完以后,国家曲协主席刘兰芳赞扬我:衡南渔鼓唱得太好了。侯跃文一把抱着我,不肯放手,他说太难得了。我当时根本没想到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响,我激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眼泪一直在流,将侯跃文的衣袖子都弄湿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主任,美国人,女的,又高又大,要求和我照相,我不肯照,不好意思,她主动跑过来和我握手,她告诉我,衡南渔鼓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曲艺,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曲艺,带给我太多的感动了。一个外国人都这么热爱我们中华的艺术,我们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去弘扬呢?
2010年,张紫映带着衡阳渔鼓走向世界。在西方的文明之都巴黎,在世界神圣的艺术殿堂,他演绎的古老的衡阳地方曲艺,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捧回了“卢浮”节目奖。
【张紫映演出《小菜歌新编》在法国巴黎获奖】瞬间
曲韵弹古今,春筒传道义。张紫映弹的是千年中华历史文化之韵,传的是千年古城衡阳人民之情。他以深情的音调和饱满的激情,征服观众,写下传奇。
来源:未知
作者:李飞虎
编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