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
拓荒、移城、圆梦。
在中国南方、湖南省南部的湘江之滨,十年时光,崛起一座新城。
——这座新城不是别的,那就是衡南新县城——云集。
云集,她坐落于雁城南部,湘江之滨。建城之初,受湘江阻隔的云集,交通不便,是一个“农居散落坡间、河滩遍长杂草”的丘陵山地。
为何要选择这样一个地方,作为衡南的县治之地呢?
从衡南的版图上看,衡南恰似一只翩翩欲飞的蝴蝶,以湘江为界,东面称之为“东乡”,南面称之为“南乡”。而建城于此,此城正处于衡南版图的中心。这样的新城,既有利于城市取水、用水、排水,又有利于湘江两岸人员往来和物流运输。
云集,作为衡南的县治之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何其建城的历史,却只有十年时光呢?这是因为在十年前的2003年12月25日,衡南人才将县治之地从衡阳市中山北路搬迁于此。今天,屈指算来,也就是十年时间。但是,若要追溯其历史,衡南的源流,却长达两千两百余年。
据记载,衡南这块古老的大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但县级行政机构的构建,就全国而言,却是从春秋时代开始的。它最初置于边境地区,战国时期略有发展,秦统一六国后,才在全国确立下来,并逐步向内地推进。蒸湘之古地,春秋战国时属楚,为黔中郡,秦为长沙郡,直到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才始建县级行政机构。因湘水东岸有酃湖,古衡南一带便称为酃县。
酃县建立以来,历经东汉、新莽、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南宋、元、明、清、民国等朝代,其县邑虽有变易,县名虽有变更,但县治之地,却一直沿袭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重新作了调整,1952年7月将“原衡阳县一分为二”,“衡阳县辖西北乡,衡南县辖东南乡”。因东南两乡地处衡山之南,便取名为“衡南”。是时,衡南县治居原址(今衡阳市中山北路),衡阳县治迁西渡。
衡南县治居原址——即今衡阳市中山北路。寄居市区,有县无城,衡南人自1952年7月,便开始了长达五十载艰难曲折的县治乔迁之旅。
五十载谋划乔迁,五十载励精图治。为结束有县无城的历史,衡南人四次动议,四次筹迁,均告失败。直到1995年冬,衡南人经过科学论证和民意表决,并先后上报中央、省、市等相关部门之后,才于同年底获得民政部“同意搬迁衡南县治”之批文。
批文拿来了,民心统一了,衡南人于是在云集筹建新县城。当时,面对湘江阻隔,“天堑”不可逾越,建城必先建桥。1996年6月,衡南人才开始艰难的建桥之旅。没有钱,一方面,衡南人上下同心,节衣缩食,踊跃捐资,支援大桥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引进外资。经过五年努力,云集湘江大桥终于于2002年元月顺利通车。
桥通了,一通百通。衡南人在日夜加班加点建设湘江大桥的同时,启动了县四大家办公大楼、自来水厂、城区道路等项目建设。八年时光努力,终于在2003年12月25日,将县治从衡阳市中山北路搬迁到了云集,实现了百万衡南人的乔迁梦,结束了衡南人半个世纪以来有县无城的历史。
衡南人搬来云集,这里一片空旷,湘江两岸,除了新竣工的县四大家、人防办两栋办公楼外,没有其它楼房和大厦,也没有其它楼阁和亭台,映入眼帘的只是“黄土高坡、山林树木、沟渠山塘、瓜果蔬菜”等构成的田园风光。
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一张白纸,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面对建城之难,衡南人从零开始,白手起家,苦干实干,以坚韧不拔的气魄,推行“政府策划,市场手段,公司运作,滚动开发”的工作方式,勒紧裤带,省吃俭用,处置城区资产,吸取民间资金,实行“三搬”工程,投入资金数十亿元。首期规划的县城建设新区,随处可见繁忙而又热闹的施工场面……焊机在闪光,汽车在奔跑,机器在轰鸣,桩机在抖动,塔机在运行,铁锹在挥动,泥土在翻转……数年时光,终于在一片曾是“黄土高坡、绿林苍翠、瓜果飘香、鸡鸣犬吠、虫鸣鸟唱、稻浪荡漾”的田园风光之上,建成了当今中国最美丽、最漂亮、最年轻的生态宜居新城。
如今,徜徉云集新城,城区道路已经硬化,城市骨架已经拉开;湘江大桥长虹卧波,井字街道四通八达;街道路灯霓虹闪烁,民俗文化古朴典雅;办公大楼高耸云天,文化广场多姿多彩;自来水厂绿林掩映,移民小区气派非凡;衡云干线连通南北,南岳机场银鹰待飞;河畔风光依水而建,航电枢纽下河围堰;棵棵绿树随风摇曳,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重点项目风生水起,外商投资纷至沓来。
青天高,白云飘;山林翠,雀儿飞;湘水碧,黄土阔。蓝天笼罩下的云集新城哟,在县治乔迁十周年之际,回想其迁城之旅,我们倍感酸楚、兴奋、骄傲和自豪。正是:遥遥迁城路,一朝得梦圆;楼宇平地起,绿树半参天;黛山映朝霞,倦鸟入暮烟;湘水绕城郭,雁城后花苑。
来源:未知
作者:曹希荣
编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