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南传统手工技艺】爆米花

作者:罗诗斌 编辑:陆元连 编辑:张扬 2017-05-08 15:10:54
—分享—

  传统手工技艺——爆米花(罗诗斌)

  清代学者赵翼在《檐曝杂记》记收有一首《爆孛娄诗》:“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妆饰诸儿子,数片梅花插鬓斜。”诗中的“爆孛娄”就是“爆米花”,诗写得很美,而且洋溢着生活的情趣。新春来临之际宋人用爆米花来卜知一年的吉凶,姑娘们则以此卜问自己的终身大事。宋人把饮食加入文化使之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衡南人称爆米花为“打咚米”。

  冬日的冠市老街,刘长林老人坐在街角打爆米花,转动的烤炉在火炉上吱吱作响,阳光穿过古老的屋角,打在老人脸上,褐色老年斑爬满了脸颊,像部怀旧老电影。刘长林,今年54岁,十来岁就跟在父亲后头走村串巷“打咚米”,一次外场意外受伤,加之常年累月生活在爆米花的轰响之中,听力几乎丧失。如今,他农忙完会外出修马路,如果实在有空暇,才带着工具上街爆米花。村寨中的娃娃们听到“轰”的一声爆响后,都会缠着爷爷奶奶从家中弄一勺子米爆一罐米花,解解馋。爆一罐子米花需要大米(或者玉米、大豆)7两左右,加几颗糖精,8分钟即可烤熟,手工费也不过3元。

  加工爆米花的工艺并不是很复杂,先将大米置于转炉式铁罐中加热,大米在转动的铁罐中均匀受热,受到高温高压烘烤,米粒先是在高压下变软,米粒内的大部分水分变成水蒸气。由于温度较高,水蒸气的压强是很大的,使已变软的米粒膨胀。经过大约8分钟的高温高压“锻炼”,爆米花可以从“炼丹炉”中诞生了。刘师傅一脚踩在罐身上,把罐口塞进竹笼子里,打开“炼丹炉”盖子,“砰”的一声巨响,水汽在竹笼子中蒸腾,袅绕不绝,米香四溢。捂住耳朵担惊受怕的小孩子在一声巨响之后,很快缓过神来,立马伸手抓一掌白白胖胖的爆米花,大口嚼起来,香甜可口,乡村从弥漫着爆米花的清香中苏醒过来。

  但由于罐子中含有铅,在高压加热时,烤罐中内的铅有一定量会熔化,一部分铅就会变成蒸汽和铅烟,更容易吸附疏松的米花上,所以现在开始使用不锈钢转罐了。爆米花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物美价廉的民间小吃,但由于利润太低,又很辛苦,目前无人愿意走村串户去忙乎了,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作者:罗诗斌 编辑:陆元连

编辑:张扬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