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史随笔】先辈匣中三尺水

作者:luker 编辑:张扬 2017-05-08 13:41:34
—分享—

  ■崔建华

  常宁市湘江与舂陵水交汇处,千万年的泥沙冲积形成了肥沃三角洲。2013年底,一把考古探铲破开了这里的沉寂土层,夯土城墙、护城河、古窑址、古冶炼场等逐一从地底翻出,一座规模罕见的商周古城慢慢呈现在世人面前, 此即青铜时代罕见的大城遗址——江洲城址!

  一

  冶炼遗址见证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冶炼技术的进步自然也推动了兵器的不断进化——作为“百兵之君”的剑,上至帝王,下至走卒,都颇为偏爱。太史公笔下刺客荆轲,“好读书击剑”,受燕太子丹所托,图穷匕现刺秦王。秦王嬴政其时虽佩有长剑,但面对突发事件,“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因剑太长、剑鞘太紧,不能方便地抽剑迎战,只能硬着头皮徒手抵抗、四处躲闪。秦王之剑,可见装逼完全大于实战,险些历史都遭改写。酷爱装神弄鬼的道家方士,亦挑了一柄桃木剑作法器。按《左传》所述,“桃弧棘矢,以除其灾。”可见桃木才是辟邪根本,剑不过虚有其表。但恰恰也说明,剑一直深受时人偏爱!

  《庄子·说剑》篇,“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说从前赵文王喜好剑术,三千多剑士纷至沓来希望成为门客。剑士们在文王面前日夜搏击,每年死伤上百,但文王仍乐此不疲。眼看文王与楚王好细腰已有得一拼,太子悝都看不下去了,便恭请庄子出马劝诫。庄子以匡正诸侯的天子之剑、四境归服的诸侯之剑、短兵相接的庶人之剑来说服文王,言文王贵为天子而只爱庶人之剑,格调低下委实不应该。一语惊醒梦中人后,“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一番谏言竟让所有剑士怒羞交加而悉数自刎,如此残忍结局想必也并非庄子所愿。

  族名开创者高祖,自诩“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原话被记入《汉书·高帝纪》,《史记·高祖本记》则作“三尺剑”。得天下而归功于一柄三尺之剑,多年浴血奋战的无数将士竟不着一墨,不知高祖众多追随者该作何感慨。

  利器与人才,高祖其实又何必厚此薄彼?

  二

  帝王好剑,文人自然跟风。

  南朝梁时吴筠,在《咏宝剑》中夸耀:“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着实让人诧异,难道当时之宝剑,竟堪比今日之石材切割机?他还有首《胡无人行》,“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说之所以利剑常在手,源于自己高兴、喜欢、爱,观看剑的凛凛寒光——这闲得蛋痛就操家伙之徒的理由,旁人信与不信估计都得倒吸一口凉气。可见今日刀具管制,决策者确实英明!

  诗仙李白,自幼跟父亲李客学剑,十五岁就练就了一身好剑术。《五月东鲁行答上翁》中,三十五岁的他仍“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诗仙的骨子深处,原来尚武!《江夏寄汉阳辅录事》中,诗仙晚上没事经常“抽剑步霜月,夜行空庭遍。”这个夜晚健身的好习惯,真还值得后辈好好学习。《酬崔五郎中》与朋友一见倾心,喝着小酒唱着歌,兴之所至便“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刷-刷-刷-刷”,也不管老板娘和店小二是否已吓得半死。实在喝高了,就如《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那般,“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

  诗鬼李贺也有咏剑诗《春坊正字剑子歌》:“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蛟胎皮老蒺藜刺, 鹈淬花白鹇尾。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挼丝团金悬簏簌,神光欲截蓝田玉。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由形到神,由物及人,思维跳跃却脉络暗藏,多有用典而并不晦涩。三尺水,就此成为剑的代名词!

  历史上文弱之极的宋,对剑也依然一往情深,辛弃疾要“醉里挑灯看剑”,陆游则要“取酒起酹剑”,苏东坡干脆“剑在床头诗在手”——剑,果然是时尚(装逼)必备!

  三

  宝剑锋从磨砺出。

  关于宝剑的记载,《列子·汤问》中有三:“一曰‘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二曰‘承影’,将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际,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识其状。其所触也,窃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疾也。三曰‘宵练’,方昼则见影而不见光,方夜见光而不见形。其触物也,然而过,随过随合,觉疾而不血刃焉。”即“含光”刺体而无伤痕,“承影”刺体而人未察觉,“宵练”刺体则兵不血刃!

  西晋《拾遗记》则有“八剑之精”,“一名‘掩日’,以之指日,则光昼暗;二名‘断水’,以之划水,开即不合;三名‘转魄’,以之指月蟾兔为之倒转;四名‘悬剪’,飞鸟游过,触其刃,如斩截焉;五名‘惊鲵’,以之泛海,鲸鲵为之深入;六名‘灭魂’,挟之夜行,不逢魑魅;七名‘却邪’,有妖魅者,见之则伏;八名‘真刚’,以切玉断金。如削土木矣。”

  存世名剑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现藏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据传为铸剑大师欧冶子力作,历经数千年而剑身无锈迹,依然寒光闪耀锋利无比,花纹都还光亮如新!

  欧冶子是“湛卢”、“龙泉”、“鱼肠”等名剑的缔造者,他为越王勾践铸了五柄宝剑,分别是“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其中的“湛卢”被称为“天下第一剑”,铸剑之地湛卢山也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剑山”。“鱼肠”剑,则被著名刺客专诸藏于煮熟的鱼腹之中,用来刺杀吴王僚。 “鱼肠”虽然是柄短剑,但也锐不可挡,力透吴王僚的三重盔甲后仍能刺穿其脊背!存世的这柄勾践剑,会是其中的哪一柄呢?

  欧冶子为楚昭王也铸了三柄名剑:“七星龙渊”(后因在龙泉处铸剑而改名龙泉剑)、“泰阿”、“工布”。其中的“七星龙渊”剑,据传是欧冶子与另一铸剑大师干将合力铸成。“工布”剑则既能杀敌,亦常伤自己人——吴王夫差灭楚之后,以所获名剑“工布”赐死了自家名将伍子胥;吴王夫差亡于越王勾践后,勾践又以缴获的“工布”赐死了自家功臣文种……

  利器与功臣,难道命中相克?

  欧冶子同时期的另一铸剑大师干将,“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一生力作,就是以夫妻二人名称命名的干将、莫邪宝剑,颇多凄美传说。而今来看欧冶子与干将,可见两位都是南方人,当时南方的吴、越、楚,其冶炼技术竟然要远远强于中原政权。今湘江和舂陵水畔汇合处的常宁江洲遗址,就仍残留有商周时期的冶炼遗存!

  那里,当年的铸剑大师是否也曾来过呢?

  想必应当来过吧。曾临两江风,情铸三尺水。看波光粼粼,见剑光熠熠……

  江水依然奔流,余波始终不息!

作者:luker

编辑:张扬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