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学校是一个人好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养成教育既能奠基个人未来,同时也关系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礼仪之邦”形象。
始创于1950年的耒阳市蔡子池中心校金星小学把养成教育作为该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角落,让学生在沐浴均衡教育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养成教育如春风,似细雨,滋润着孩子们的成长。如今,“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已成为金星小学学生的自觉追求。
抓主题活动,深化德育内涵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该校积极探索实施“四段式养成教育模式”:全校性的周会阶段,它是以“国旗下的讲话”的形式呈现;班级层面的主题班会阶段;学生个人以《养成教育家校共育手册》为平台,并在家长指导下的学生自我评价的亲子教育阶段;校际检查评价、点拨教育阶段。
养成教育内容以一个学期为周期,大力开展丰富多次的主题活动。学校周会,以“国旗下的讲话”的形式呈现在全体师生面前;主题班会,根据“国旗下的讲话”内容,学校先进行集体备课,然后班主任结合本班实际再进行个性化备课,这样便形成了既同步于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进程,又符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微课程教案,既保证了主题班会有条不紊按计划实施不随意,又增强了主题班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亲子教育,精心编制了《养成教育家校共育手册》,有效提高了家庭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检查评价,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大纲》和小学生行为良好习惯要求,探索制订小学生良好行为评价标准。并建立相关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检查评价机制,每月一次检查评价,包括现场测试、问卷检测、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根据检查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每班评选出养成教育之星,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建立学生养成教育档案,记录学生成长历程,期末时根据成长情况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总评价,评选“好习惯 好少年”。
学校通过实施“四段式养成教育模式,”既遵循教育规律,还充分发挥了家庭教育功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三力合一的教育模式。
重习惯养成,奠定人生底色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知识,还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气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的职责。
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学校按教研处提供的书目,在每班建立一个图书角,图书一部分由学校图书室借用,一部分是孩子们从家中带来和同学共享。同时,规定学生每学期的课外阅读任务量(定任务),规定每天早上到校及下午到校的课前时间为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学生到校时自觉进教室读书,每天在家必须进行不少于半个小时的阅读(定时间),每周一节阅读课,由教师指导并检查读书情况,予以公布评比。此外,学校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与使用情况作为班级评价的一项指标,并准备将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期末质量检测,促使这一工作的落实和持续开展。班级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以确保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学校对每月评选出的班级阅读之星予以表彰。
开展新“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营造和谐文明的生态校园。学校切实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教育人,并从本校实际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倡议并展开新“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促使养成教育的进一步落实。
“我们坚持实施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是什么新发明,只是尽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努力探索一条更具体、更务实、更有效的途径。实践表明,我们的方法和手段是符合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规律和原则的,也有一定的效果。良好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未来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学校校长李佐斌如是说。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金星小学扎扎实实全力经营养成教育,秉着“为孩子们未来奠基,为孩子们幸福导航”的办学宗旨,充分履行“办孩子们成长的乐园”的办学理念,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校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管理育人,建立了“扎实、有序、高效”的常规管理机制,在教师中形成了“敬业爱生、严教善导、合作创新”的教风,在学生中形成了“乐学、善思、合作、探究”的学风,学校形成了“守礼、勤俭、乐学、友善”的校风。“规范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格调初步成型,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唐忠群 周国林 谢伟平)
作者:唐忠群 周国林 谢伟平
编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