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亮
每次坐公交上下班,总会在车内小屏幕上看到某米业的宣传广告,可让人动心的亮眼之处,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该企业的题词:“××出好米,品质在稻里”。
袁院士的话,言简意赅理深,从表层看,是说好的米质源自于优的稻谷,浑然天成;否则,差劲的稻谷,无论你怎样把其米乔装打扮,也难改本性;往里层品,却道出了任何好的东西也离不开优的内容之核。物如此,人一样。每个人若都在心里根植下善良的种子,高扬起“人性本善”的初心前行,人世间就一定能处处充满爱。
唐世国,人称“最美摆渡叔”!今年59岁的他,是祁东县归阳镇下埠头湘江渡口摆渡人,从事水上生产、摆渡33年,凭着良好的水性和一腔侠肝义胆,先后从湘江中救出落水者22人。他舍己救人的事迹,经5月11日的《衡阳日报》等省市县媒体报道后,才被人广为知道。
救人相对于水性好的他虽不是难事大事,但关键时刻定要有舍生取义、不怕牺牲的精神。1988年农历正月初三,祁阳县黄泥塘镇石兰村湘江渡口发生翻船事故,40余名乘客落入水中。当时,正在岳父母家拜年的唐世国闻讯赶去,加入救人行列。虽是三九严寒,但唐世国在冷水中泡了2个多小时,共救上来7个人。当他自己爬上岸时,全身冻得乌黑发紫,已奄奄一息不能说话。经抢救,他苏醒过来时说的第一句话却是:“你们要是早点告诉我,我还可以多救几个人。”
从他的身上我们不难找到,只有一个植善良于心的人,才敢不惧奔腾的滔滔江水,三番五次义无反顾地救人;才会每次救人后,默不作声不愿向人提及;才能面对获救者及家属的感谢,均会婉言谢绝。他的行动是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活生生的教材,也诠释了这一亘古不变朴素而简单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善良是灵魂的微笑,是对生命的感恩。根植于心的善良犹如一粒茁壮的种子,无关乎你的财富和地位,只要遇上需要奉献的土壤,就能孕育出爱的花朵,给世界无私地散发出自己的芬芳。
来吧!让我们一起把善良融入到心灵深处,时时修炼,以内心的力量,生出不断向上的无穷力量。
编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