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生活]让你的血压更“健康”!

来源:衡南疾控 作者:编辑 陆元连 编辑:张扬 2018-10-09 22:10:50
—分享—
 
  2018年10月8日是第21个“全国高血压日”,主题是“知晓您的血压”。
  很多人体检检查出血压高,其实不同年龄的血压标准不同,很可能对于您来说,那个血压是正常的!虽然医生常会说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 
  收缩压(高压)>140mmHg 
  舒张压(低压)>90mmHg 
  下图是不同年龄的正常血压标准,来对照一下你的血压是否正常吧! 
 
   
  关于高血压,你可能一直有这样的错误认知! 
  高血压≠高血压病 
  很多人觉得自己高血压了,就是得了高血压病,其实也是一个误区! 
  世界卫生组织把高血压的标准定为:正常成年人140/90mmHg或以下,高血压160/95mmHg或以上临界性高血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如果连续3天早晨起床前测得血压超过160/95mmHg,就可以被诊断为高血压,但并不能与“高血压病”等同。“高血压病”是病因尚未十分明确,以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高血压≠一定需要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措施是治疗高血压、高血压病、临界性高血压的首选基础疗法,目前的研究表明,有效的非药物疗法有: 
  1. 控制体重; 
  2. 限盐摄入; 
  3. 戒烟; 
  4. 避免情绪波动; 
  5. 合理运动。 
  
凡能降低血压的药≠理想药 
降压不是治疗高血压的唯一目的,也不能作为评定药物疗效的唯一标准。理想的降压药物,应该在降压的同时,不影响脂质代谢和糖代谢,能够保护“靶器官”,而无明显不良反应的药物。这类药物是适合长期服用的。 
 
降压越快、越低≠越好、越安全 
一般来讲,除了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需要紧急降压外,其余高血压病人,即使是血压水平较高的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也应平稳而逐步降压。血压下降过快、过低,会极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等症状。另外,有的高血压病人,常将每天最后一次吃降压药的时间放在临睡前或仅在临睡前服一次降压药,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很危险的。 
   高血压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哪些呢?
· 缓慢起床。早晨醒来,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然后慢慢坐起,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大的波动。
· 温水洗漱。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进而影响血压。以30-35摄氏度的温水洗脸、漱口最为适宜。
· 晨饮一杯水。早上起床漱口后饮白开水一杯,既有冲洗胃肠的作用,又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通畅血液循环,促进代谢,降低血压。
· 适当晨练。不宜剧烈运动,宜散步或打太极拳,以增强血管的舒缩能力,缓解全身中小动脉的紧张,有利于降压。
· 早餐清淡。一杯牛奶或豆浆,1个鸡蛋,适量的面包或馒头,加上清淡小菜即可。不可过饱,也不可不吃早餐。
· 晚餐宜少。晚餐宜吃易消化的食物,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进水量不足,会使夜间血液粘稠,导致血栓形成。
· 娱乐有节。睡前看电视不要超过2小时,不要看内容刺激节目。下棋等娱乐活动要限制时间,要控制情绪,不可过于认真、激动。
· 安全洗澡。洗澡水不宜过热,不要浸泡时间过长。
· 睡前洗脚。上床前用温水洗脚,然后按摩双脚及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                                         (衡南疾控)
 

来源:衡南疾控

作者:编辑 陆元连

编辑:张扬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