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考备战健康攻略

作者:luker 编辑:张扬 2019-06-05 10:40:33
—分享—

  衡南县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整理提供

  

       又到一年考试季,高考来临之际,在最关键的冲刺阶段除了学习方面,家长们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安排好饮食作息,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让孩子们以最健康的生活状态、最轻松的心理状态走进考场。那么这些应该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呢?今天来为大家一一梳理。

  缓解考前焦虑情绪,心态平和为高考减压

  高考一天天逼近了,不少考生很紧张,从而造成记忆力下降、思维灵敏度降低、能解的题目往往解不出。明明知道紧张不好,却又无法克服。这是因为不少考生害怕高考,很容易“患得患失”,而事实上,高考不可怕,就怕你怕它。

  失去信心,怀疑自己。

  自信心不足,重要原因是对学习的知识不能扎实地掌握,还存在知识空白点。这时可以一方面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回忆以往考试的成功经验。早晨起床时暗示自己心情愉快、有信心,以杰出人物为榜样,提醒自己不要惊慌,沉着应考。

  一想到高考就紧张,呼吸急促。

  告诉自己,适度的紧张是正常的,不必过分担忧。找一两件高兴的事去做,或者有意识地做些家务,分散注意力。考生可以将自己的郁闷心情、紧张情绪向家人、朋友、老师倾诉,讲述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愉快故事,或者可以采用跑步、大哭等方式来尽量宣泄自己的情绪。

  越临近考试,越觉得知识生疏;越拼命复习,越觉得掌握得不扎实。

  这是心绪紧张的具体表现,属于正常现象,需要缓和绷得太紧的神经。建议适当参加文体活动,但不能过于剧烈;一旦感觉到学习得特别疲劳了,要立即放下书本,休息锻炼。即使在这时,头脑里仍然要注意对知识系统的完整梳理和把握。

  劳逸结合、张驰有度,才能事半功倍。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在考前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没有很好的睡眠,许多考生因考前过度紧张还常常发生失眠。即使有的考生能及时入睡,但其睡眠质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梦等。所以保证考生有足够的质量较好的睡眠是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给家长的建议

  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这样会在无形中给孩子增加压力;对孩子不要过分监督;期待不要过高;要避免“只言教不身教”;避免只关心孩子身体,不关心孩子心理;多充当孩子的倾听者;可以对孩子进行观察,多给孩子选择;和孩子之间要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互相鼓励的关系。

  “舌尖上的高考”考前一日三餐吃点啥?

  高考临近,在这个阶段,除了集中精力复习,还应该重视营养,因为营养是学习和健康的物质基础。所以备战考试的考生在饮食上一定要有所注意。

  一日三餐应吃点啥?

  吃不吃早餐,早餐的营养充足不充足,会直接影响到上午学习的效率和体能。不论是平时还是复习考试期间,每天不仅要吃早餐,而且要吃好早餐。营养充足的早餐应该包括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奶类或豆制品以及蔬菜水果。

  午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吃饱。集中供餐的学校,有些考生嫌口味不好,吃几口就把饭菜倒掉,营养肯定摄入不够。

  复习考试期间考生一般睡的比较晚,晚餐要准备的丰盛一些。如果睡的比较晚,晚餐后4小时左右,可以考虑给孩子加餐,一杯酸奶、几个馄饨,量不要过多,以免影响孩子的睡眠。

  午餐晚餐的食物要多样,注意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鱼虾、瘦肉、鸡蛋、牛奶、豆腐等食物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深海鱼中含有的DHA可以提高大脑功能,增强记忆。新鲜蔬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既可促进铁在体内的吸收,还可增加脑组织对氧的利用。这类食物还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

  注意清淡饮食,足量饮水

  随着考试的临近,天气也逐渐变热,加上考生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考生往往消化功能下降。油炸、油腻的食物容易使人产生饱腹感,降低人们的食欲,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量。另一方面,油炸食品不易消化,会加重消化负担,导致分布到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影响大脑的工作效率。因此,要不吃或少吃含脂肪高的油炸食品。

  夏天出汗较多,容易导致体内缺水,出现头昏、头疼等症状,影响考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要督促考生喝足水,少喝饮料。

  有些考生为了“提神”,喝大量的咖啡、喝茶。咖啡、茶中含有咖啡因,有一定的提神作用。但每个人对咖啡因的敏感性不一样,特别敏感的人,喝点茶或咖啡就入睡困难;不敏感的人,即使喝上一大杯咖啡也提不起神来。累了、困了,是大脑和身体的自然反应,提醒应该休息了。

  不要迷信“健脑品”

  智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营养只是诸多因素之一,而各类天然食物中已经包含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只要合理安排就能满足需要。除了平常刻苦学习和积累,没有短时间提高智力和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不可过分迷信和依赖营养品对智力和考试成绩的作用。

  长时间读书学习会感到头昏脑胀,是由于脑血管极度扩张的缘故。另一方面,大脑的活动减慢,表现为思维迟钝,甚至强迫休息,表现为打瞌睡。不要搞疲劳战术,劳逸结合。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活动、锻炼,不仅可以缓解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还有益于健康。

  作息时间如何“巧妙”安排?

  无需熬夜补课

  考前最后几天,已无需熬夜补课,需要做的是避免疲劳,平心静气恢复体能,能正常发挥就够了。

  缩短学习时间

  最后几天需要缩短学习时间,每天4-6小时为佳。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可以让头脑放松,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记忆。

  保证良好睡眠

  晚上10点前上床休息,即便一时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充足的睡眠才能有良好的精力去应对考试。

  将兴奋点调整到考试时间

  有些考生在家复习,喜欢在夜晚比较安静的情况下学习,白天睡觉。这种情况必须调整过来,要将自己的学习兴奋点调整到考试时间。

  高考期间常见病如何预防?

  腹泻。一般来说,普通腹泻如果不伴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注意补充水分,适量服用抑菌、收敛肠道作用的药物。如果不见好转,应及时去医院就医。考生家长一定要注意考生的饮食卫生,不要给考生吃剩饭,生吃水果是一定要洗净,并在盐水中浸泡,不能随意进食街头摊贩、无卫生证照食品店出售的食品,不过多进食冷饮和含糖分高的碳酸饮料,注意个人卫生。

  上呼吸道感染。考生如果患上呼吸道感染,应服用常用药物——既有助于症状缓解又不会在白天引起瞌睡的感冒药。避免使用容易产生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的药物。注意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不要过分贪凉,注意室内通风换气,调节室温,适量饮水。

  便秘。学生临近考试时,除了注意常吃些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外,还应增加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这类食物主要有糙米、全麦面、豆制品、水果、蔬菜、花生、南瓜籽、核桃仁等,同时可以适当增加脂肪的摄入。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对缓解便秘也有一定效果。

  紧张性头痛。预防紧张性头痛的发作,要注意早晚的保暖,多吃西红柿、百合、青菜、草莓、橘子等,忌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要多到户外锻炼,尽量缓解、放松情绪。

  牙疼。不少考生平时就有例如蛀牙等牙病隐患,而考场的紧张气氛则可能“引爆”牙病,例如牙神经发炎、牙根发炎等疾病就会乘机作乱。如果考试中牙痛发作,较好的应急措施就是吃止痛片。出考场后,考生应及时到口腔医院紧急处理,以防牙痛再次发作影响后续考试。

  痛经。考生如果例假规律,只有轻微小腹胀痛或情绪改变,最好不要用药。严重痛经反应(如腹部剧烈疼痛、全身乏力、呕吐、出冷汗、头晕、失眠)的女生,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药物。

  除了上述的注意事项,考生还要关注高考时的天气状况,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预祝各位考生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作者:luker

编辑:张扬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