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泉文艺丨扶贫故事】采得百花酿成蜜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春凤 编辑:胡君 2020-06-05 11:14:45
—分享—

f048e23a-f24a-4b28-b3e2-f5fae57da40b.jpg

响鼓岭村处于云集西南,有点偏僻。周围的山不高,响钟山坐落于此。有母亲石,状元亭,会仙桥等传说,脚踏山石发出“咚咚”的响声,很有节奏感,故命其名。2014年其确定为省级贫困村。不破楼兰终不还,响鼓岭村人鼓足干劲,交上了一份满意的脱贫答卷。这不是终点,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响鼓岭村高老爹的脱贫故事,是响鼓岭村脱贫攻坚战里涌现的一朵小浪花,就像一面鼓钟敲响,声音唤起浩荡静谧的湘江水,漾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走进我的视野。

一直干下去

响鼓岭村土质贫瘠,有七千多亩山林旱地,像开裂的嘴唇,笑不起来。下雨天,一条泥土的村路,又像一封沉默的信笺,被雨水打湿,不快的心迹显露无遗。

六十多岁的高老爹,个子不高,古铜色皮肤,精瘦精瘦,眼神很亮。在农村,没有钱,没有房子,注定单身,如同俗话所说“嫁夫、嫁夫,穿衣吃饭”。这是活生生的现实。高老爹性格内向,因为贫穷,难以娶上媳妇。很多人劝他找个人将就结婚,他相信能遇到合适的人,不知不觉一直拖到现在。这件事不时地侵蚀他的心,他要么绕过去,不说什么;要么闪烁其词,以一句“人笨,找不到”敷衍一下。熟悉他的人,知道他一生坎坷,百不称心。

早些年,村里人开始办养殖业。高老爹与人合伙养羊养鸭,由于请人管理,最后亏损了许多。想跳起来摘桃子,怎料事与愿违。他有家族遗传性肺气肿,又得了脑梗塞,这带给他不少困扰,年年有欠账,成了贫困户。一个人的生活也好打理,在扶贫合作社和公益性岗位做点事,有时在附近做点泥工。或许在别人看来,有几分孤独和自由,高老爹笑笑而过。

一部分穷惯了的响鼓岭村人有“等靠要”的思想,面对这个“堡垒”,如何用好“指挥棒”?精准扶贫扶什么?从哪儿入手?这是一大方向。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本。帮扶队进村以后,知晓高老爹的生活境况,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敞开心扉后,高老爹不再那么卑微。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乡村的夜晚很寂静,天上的星星与大地心心相印,水乳般交融,它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高老爹所在的卯冲组家底薄。组里召开村民大会选举组长,想不到的是村民将组长的选票投给了高老爹。

“我是脱贫户,没有模范作用。”高老爹支支吾吾,不自信地说。

“我们选了你,你就是组长。”村民坚定地回答。

选举大会一锤定音。高老爹被村里人习惯叫为“组长”。过了一年,没有人顶替这个位子。村支两委及村民又一次给了他信任,希望他把卯冲组带好。他言简意赅地说,会一直干下去。话语不多,意蕴深刻,他不是那么闪耀,也不是微小。他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

一刻不闲

自精准帮扶以来,上面有资金、政策扶持,作为组长的高老爹整日想着如何改变村里现状?一枝独秀不是春。他想办法,找出路,与村民商量如何放手一搏,拔出穷根,改变穷命。“响鼓岭的土质适合种油茶,种果树。”“农业田不能荒着,可以发展种植产业。”高老爹有很多想法,和土地打过交道,他相信人勤地不懒。

从村公路到卯冲组一段是泥巴路,坑洼不平。外面的车子开不进来,只能停在远处的村公路上。遇到下雨天,一滩烂泥。要想富,先修路。帮扶队带来了好消息,帮助村里完成进村入户的道路硬化和升级改造,政府帮助解决资金问题。村里的青壮年都到外面去打工,留在村里的人大多不识几个字。高老爹上过高中,这一次他又被推到了台前。

他召集村民开会。村民心直口快,立即发言,你一个人无牵无挂,最合适。高老爹当然明白大家的意思,组里也有些人不买他的帐,这不只是做事,他们放心吗?

“一百个放心。”路是村里的生命线,就像人的身体一样,脉络打通了,整个身体才有活力,村里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勤劳的村民懂得这个道理,自然相信他,才交给他这个重担。

在会上,高老爹一口答应挑下担子,作出承诺,我不贪一分钱,一心为大家做事。其实,他需要做好的是总协调工作。如果将水泥路连通到每家每户大门口,多出来的部分资金如何筹措到位,高老爹一刻也不闲地忙着事。他想到村里的乡贤能人。村里的乡贤爽快地应承,我们想办法解决。

专项资金已经拨付到位,村里的道路硬化有条不紊地进行。挖机推平垫层的碎石,铺好垫层。摊铺整型,进行碾压。高老爹去现场巡查,查看施工进度和质量。在黄昏的斜阳下,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现在,响鼓岭村是进村水泥路,入户石板路,村道、户道将家家户户连了起来,村民走门串户也不湿鞋了。村民笑着说,以前是泥巴路,长满了柴草,现在车子进出挺方便,这都是帮扶人和高老爹做了好事。

坚决不掺假

为了落实精准扶贫,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村民的心近了,对未来的生活有信心了。他们津津乐道,老周一家搬入了易地扶贫搬迁点,喜得合不拢嘴,两个孩子也已经长大,穷苦的日子熬到头了。老杜的傻媳妇总是围绕着他,笑眯眯的,在他身后转来转去。风好正是扬帆时。这让高老爹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憧憬。他时不时地鞭策自己,不能落后,不能原地踏步。

村外青林翠竹,幽僻静谧。响钟山周围,满目清绿。春天到来,山上桃花开了,野花开了,丁香花开。有花就有蜜。多年前高老爹见过村里人养蜂,很感兴趣。今年年初,在帮扶队的指导扶持下,他买了七箱蜂。站在蜂箱前,看到蜜蜂飞来飞去,他的内心雀跃不已,似乎跟着蜜蜂飞,拂过甜蜜的微风,经过一朵朵花,即目所见,小日子也变成花朵,幸福盛开。

蜂箱运来之后,他没有上心管理。十多天后,发现蜂巢里已经装了蜜。他尝到了生活的甜头。接下来,他根据技术人员传授的养蜂技巧,精心管理这群蜜蜂。为了掌握蜂群的生活习性,他每天蹲在蜂箱前观察,甚至跟着蜜蜂观察采蜜。久而久之,他也知道蜜蜂的喜好。

一个晴朗的日子,我来到高老爹房屋门前。门虚掩着。推开门,右手边的空场地,放了十二个蜂箱。蜜蜂飞来飞去,嗡嗡地响。过道上有一个竹子编的鸡笼子,篾条已经发黄。他正好在家,麻利地搬出几条长凳,怀着诚意地说,外门一般没有打开,主要怕小孩进来,蜜蜂感觉到烦躁,会撒气蜇人。

他聊起了家常话。蜜蜂很聪明,记性好,各飞各箱,不会乱飞。它很娇贵,讲卫生,蜂箱很干净,几乎看不到什么脏东西。要爱护好蜂王,防治蜂病虫害,还要防止野蜂的侵袭。“野蜂又叫鬼脑蜂。”他对蜜蜂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笑着补充一句。

“总的来说比在外面打零工要好,觉得有搞头。”高老爹兴奋地说,还要种些桃树,枇杷树,让蜜蜂一年四季有蜜可采,明年可能要去赶花期。在政府的帮扶下,高老爹敢想敢做,甚至还想把养蜂做得更大。我仿佛看到一幅“花开蜂舞,虫鸟齐名”的魅力乡村图画。

“我尽量不打电话,人家也要工作,忙不过来,总不能只想着自己,也要想着别人。”论其帮扶之事,他毫不避讳,声音不高,却句句打动人心,接着说,“我的蜂蜜不掺假,不放水,不放糖。在蜜里掺加白糖,这是骗人,哄得了一次哄不得第二次。等到七八月份产蜜,欢迎大家来尝尝。”这是很实在的话,听后受益匪浅。他自心里认定,要卖诚信蜜,卖良心蜜。

响钟山下漾东风。站在历史的节点回望,千百万个高老爹,日子慢慢地越来越好,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他们或直抒润物之情,或语拙未传其意。他们克服了“等靠要”的无为心态,自逆境中奋起。还有一个个人,他们撸起衣袖,与高老爹们一起干,正如蜜蜂酿蜜,在花瓣上飞舞,在花蕊间奔忙,采百花精华,传播花粉,终捣花为蜜,也是在酿造甜蜜生活,犹如一朵幸福之花,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和心里。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春凤

编辑:胡君

本文链接:https://www.hnxrmt.com/content/2020/06/05/73165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