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印记·文艺|杨湖故事:藏在深山里的音符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贺楚建 编辑:邓敏 2020-08-13 15:46:54
—分享—

5b2ac977d68f44058cedb838d597a8fd.jpg

文/贺楚建

“嘎嘎嘎嘎!”一群群鸡鸭一边争抢食物,一边高呼着;“唧唧喳喳!”茂密青翠树林里的鸟儿也来凑热闹,一边叫着一边与鸡鸭共进“午餐”;树林中的蝉也不甘“示弱”,尽情敞开洪亮的歌喉放声高歌。犹如乐器演奏会上那优美动听般的音符。

让站在屋檐下的谢先发老人,听着心花怒放,看得一阵傻乐。他感到,这是杨湖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共同体的回归,更是幸福生活的象征。

杨湖,是大自然山水间一个偏僻农村村组地名,位于湖南省衡南县谭子山镇七里山一片茂密的树林间,谢先发就是这个村鱼皂组的村民。

在这个炎炎夏日的上午,太阳把大地烤得冒烟。然而,丛丛绿树掩映着谢先发家的房前屋后,却是浓荫馥郁,一片荫凉,阳光挤进树缝,斑斑驳驳洒满一地金黄。那驮着金黄色的鸡鸭小鸟欢快地蹦跶着、鸣叫着,像乐器奏出的音符,吟唱着旧年往事――

过去的杨湖,因地处七里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且单一的种植使村民的经济发展有限,难以摆脱贫困,遇到天灾人祸,更是苦不堪言。谢先发老人家32岁的儿子因患肝癌,医治无效而去世。周红水家的30岁小儿也因病而身亡……亲人的离去,让全家分崩离析,击碎了他们所有的梦想,一下陷入了贫困境地。还有罗柏林老人家的儿子、中年小伙谢春汗的老婆……都是智残人员,有时生活不能自理,全家全靠低保和残疾补贴过日子,生活极其艰难。

然而,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启动后,先后在副市长段志刚和衡南县税务局殷世宏、毛永平等驻村工作人员的帮扶下,贫穷落后的状况已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段副市长首先想到的,在他的争取下,很快,各项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一条高低不平的泥巴路于2016年修成了一条三米宽的水泥村道,改善了村民出行环境,通畅了产品输出之路。

路通畅了,段副市长和扶贫工作人员,走村串户,深入了解,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径。他们首先对全村31个村民小组606户2721人,进行摸底登记,其中贫困户65户171人,立即把他们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发现:杨湖虽地处七里山尾部,但群山环抱起来的村庄,植被丰厚,自然生态环境优美,非常适宜养鸡养鸭养蜂。他们便又召开群众大会,以户为单位,了解他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困难,鼓励和帮助村民,要树立信心,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激发了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村民掀起了养鸡养鸭养蜂热潮,大打“杨湖”品牌,形成集聚效用,用养殖业带动了生产发展,重新焕发了活力与生机。

贫困户谢培波,育有一子一女,由于身体欠佳,每年入不敷出。副市长段志刚对他家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后,为他家扶贫帮扶实施详尽周全的方案:一是安排身体欠佳谢培波到铁路部门上班,二是投入资金20余万元,扩建鸡舍,发展规模养殖。在段副市长的帮扶下,年养鸡8000多只、收入近40万元,兴建了一栋二层小洋楼,培养了两个大学生,现都已参加了工作。红红的票子进入腰包,一家人很是开心,摘掉了贫困“帽子”。

贫困户谢先发老人,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从2014年开始,种水稻8亩,放养鱼塘一口,再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场地,搭建了鸡舍鸭棚和蜂场,日子慢慢有了起色。此后几年,老人家每年养鸡养鸭和养蜂的收入,加上种植水稻、放养鱼塘等,年纯收入近3万元。

如此你追我赶、勤劳致富的远不止这些贫困户。同时还有,谢春汗一家、罗柏林老人一家,周红水一家……也紧跟“时代步伐”,一派繁荣的田园生产生活景象在杨湖七里山区漫溢开来,久违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了村民的脸上。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养殖业受疫情影响出现产品滞销情况,扶贫干部殷世宏非常重视,迅速向县税务局领导汇报相关情况,组织县局、税务所食堂多批次采购,同时又向身边亲朋好友宣传推荐,进一步扩大鸡鸭销路,减轻贫困户经济损失。

据我了解,先后通过段志刚副市长、殷世宏和毛永平等扶贫工作人员和镇村里的帮扶下,目前,已脱贫62户161人。

“以前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我们不仅吃穿不愁,还买了新家具、电脑、智能手机……”喜悦飞上眉梢的谢先发老人紧握我的手,接着又说,“多亏党的扶贫好政策和‘碧峰枣园公司’入股分红……”

“碧峰枣园公司”?我一惊,满脸疑惑看着他,他抬手指上不远的山坡上一片枣树,笑道:“我们每年拿的分红票子,就是中年小伙谢琼军创办的‘碧峰枣园公司’。”说完,便跟着他与扶贫工作人员奔往“碧峰枣园”。

我们沿着蜿蜓曲折的水泥硬化路而上,不觉间便来到枣园公司。抬头一看,一块金灿灿的“衡阳市碧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门牌跃入我的眼帘。一位精神矍铄、面带微笑的老人接待我们,这就是谢谅军的父亲。他一边递给我们矿泉水,一边连连说,“意好水也甜!意好水也甜!”并引领我们入客厅。当得知我们来意后,话匣打开了。

公司2014年7月成立以来,是一个以生态农业发展,集科研、枣果、苗木、种植、休闲、观光、加工业为一体的新型、高效、生态、立体的枣果产业园。目前,已种植枣果面积1000多亩,每年接待农家乐、休闲2万余人。公司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和贷款分红的模式,帮扶贫困人员385人,其中安置贫困人员37人,长期上岗人员每年可分红1200元以上,同时给贫困人员年提供就业达1400多个工作日。2017年公司牵头引进西甜瓜种植落户杨湖村,公司免费提供肥料、种子和技术,统一收购价每斤比市场高0.2元。2015年冬在杨湖村区域内建设300亩标准化枣园,让全村贫困户通过自愿参与产业项目建设,达到増收脱贫致富目的。并带动了周边乡镇村民大力发展枣果种植。2015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房间里,他娓娓道来,细细的声音是房间里唯一动静。

在外忙碌的上岗村民陆续回到房间,当听说我们是来采访扶贫故事时,村民们便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自己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他们个个喜悦飞上眉梢,高兴劲儿尽写在脸上。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就是杨湖村的真实写照。

我心潮澎湃,不由得站起抬眸望窗外。猛然发现,深藏于七里山的杨湖尽收眼底,美不胜收;侧耳细听,你会发现:七里山里那蝉鸣声、鸡鸭鸣叫声、村民劳作锄地声……此起彼伏,从河谷深处随风而上,从遥远山间翻滚而来,似乎要洒向远方。如此美妙的音符,吸引着鸟儿叫得声声响,鱼儿跳得步步高。真可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或许,这就是当下中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数以万计乡村的一个缩影,也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更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贺楚建

编辑:邓敏

本文链接:https://www.hnxrmt.com/content/2020/08/03/780189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