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泉文艺·年味丨一抹年味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春凤 编辑:胡君 2021-02-26 15:00:39
—分享—

二0二一年的春节,我们依然回到下陂皂,这是带着孩子回乡过年的第三个年头。回到家里,已错过买年货、看做豆腐和干塘捉鱼等事情。

大渔湾在湘江边上,离下陂皂有四五里路,开车过去,只有几分钟。她养育了我,我与她血脉相连。八十多岁的大舅住在村里。年前,我回村庄走一圈,又见到那种久违的纯净,重温一种无法舍弃的情感。村里没人居住的老屋年久失修,似乎有点塌陷,一簇簇野草爬上了窗楣,遮盖地上的断砖残瓦,也掩饰了曾经的繁华痕迹。

另一处,一幢幢农家小院拔地而起,自然也很气派。极目远望,酒红色或淡绿色的外墙砖,透出阵阵暖意,显然房子主人是勤劳务实的人。远处的田野,已有金黄的油菜花绽放,这儿一丛,那儿一块。微风徐来,一切都呈祥和之态。我从街头走到街尾,有的人看着我,不确定地喊着我的乳名。我感到很亲切,一如我看着他们,曾经熟悉的面孔也有些陌生。

几天假期,我会去熟悉的地方转转。电灌站从车窗前闪过,停下车,拍摄几张照片,所见的一草一木,与记忆中的风景有吻合,也有分歧。在车上,我絮絮叨叨地说,孩子张着好奇的眼睛,嘴巴成了“0”型。去电灌站散步,过了河口桥去街上买菜,点点滴滴犹在眼前。

我们正从鲁班桥上经过。孩子在书中读过鲁班的故事,重复地问一遍,鲁班真的来过这里吗?

我告诉她,传说中鲁班来过这里,指点当地老百姓修桥,百姓为了纪念他,给桥命名为鲁班桥。她点了点头,又看看窗外,不时有摩托车经过。

那时,家里有一辆摩托车。它载着我们穿梭栗江,飞驰的一阵风从耳边拂过,仿佛吹来青春的气息,那是一种颠簸又安稳的感觉,它也是一条路,路上风景优美,却也坎坷万千,不停奔波,只是一种过程。儿子除了从车子身型可以窥得一二,还非常熟悉摩托车的声音。当 “隆隆”声由远而近传来时,他大约分辨得出,未曾出过差错。

回乡几天,总会吃到乡里的土产品。往米豆腐、红薯粉条中,下入各样蔬菜,味道自然鲜美。乡邻们送来苦槠豆腐,淡淡的皮粉色。拈起一块,切成小片,加入姜片、蒜片、酸辣椒,就着大火炒起来。此时,苦槠豆腐又辣又香。它呈赭褐色,不是那么晶莹,却纯正,正如走过漫长的雨季,有晦暗与尴尬,也有穿透云层的日光,恰如一棵开花的树,带来刚刚好的温度与宁静。

二0二0年无疑是最为艰难的一年。除夕,一年中最后一个日子,贴春联的习俗依旧,守岁发压岁钱也一代代流传下来。有时,我们会给孩子零用钱,但过年的仪式感不能少。孩子接过压岁钱,放在枕边,进入梦乡。

大年初一的早上,一切都是新的。鸟鸣声,啾啾不停。一家人挂红,吃过饺子后,陆陆续续出来拜年。往往是本家的人先聚集一起,再到村里的长辈们及乡邻们家里,一家家走,一家家拜。十点左右,村里人集中到祠堂团拜,往往男人一帮,女人一伙,小孩子一群。每户人家拿着团盒放在供桌上,按辈分、年龄围着供桌,或站或坐,互相拜年,说着吉祥话。这样的拜年情景,原汁原味依旧,与记忆中儿时的乡村拜年没什么不同。

随后,我们去给云集的父母拜年。父辈的亲戚大多是渔民。十年“禁渔令”实施后,父亲多次对我说:“你们兄妹俩户口迁出渔业队,又没有船网工具,有点吃亏。” 接着,又把工作人员的话告诉我,这说明老爷子的生活条件好了。看着父亲脸上洋溢着知足的笑容,我顺势说,不要和其他人比,该有的总会有。见面时,父辈们一一道来,他们就着退捕渔民政策,获得了政府补贴。

春节仿若长在心里的一根藤,每年腊月一到,这根藤的枝叶越发葱茏。老哥从东莞回来过年。自他回的那天起,我们几乎都在云集。初一这一天,自是不同,一见面,互道祝贺。餐桌上也分成几派,年轻人偏向重口味,往火锅里加鸭肠肥牛片,各类丸子。过了不惑之年的老哥开始重视养生,喜爱吃家乡的大红薯和萝卜。他笑着说,身体健康是重要的,对家人和自己都是大事。无论日子曾经多么无奈,远行人的梦中总装着家乡。短短几日团聚,也是身心的回归与依托。

由一根亲情的纽带连接,两个小家庭合成一个大家庭。孩子们期盼长大,像鸟儿一样渴望飞向蓝天。他们站在一旁,捧着书,要我写点什么。我给每个人写一句与“读书”有关的格言,再附上相同的一句话,愿文学与你相伴。两个小女孩天天粘在一起。侄女仰着头问我,妹妹今天回湖南睡吗?我听了几遍才明白,湖南就是她的家。后来的几日,两个小姑娘一起睡觉,不愿分开。我知道,等到离别的那天,看着远去的车子,孩子又会不停地擦眼泪。

初二到了,这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两个姑姑带着孩子来到乡下,是父母最高兴的时候。热闹之处,莫过于大家坐在一起吃饭,拉家常。平日里忙于生活和工作,就算在一个地方交流也不多,这会儿有说不完的话。下午,天气晴朗,搬椅子出去晒太阳。门前的桃树抽出新芽,那么鲜嫩。不远处有几棵柚子树,柚子金黄金黄,散发的甜味在空中舞蹈,像蝴蝶蹁跹。一旁的小朋友自由玩耍,弹跳,满头大汗。“摘几个新鲜柚子,尝尝味道。”几个人一起行动。一人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拨,一人则在地上接柚子。一人捧回两个。一棵树上的柚子是一种味道,另一棵树上的柚子是另一种味道。此时的心情,一如柚子的清香,沁人心脾。

到了初三,则开始走些一般的亲戚。路上,车辆多了。大大小小的客人坐在车上,不见其人,却能想象热闹的场面。曾有人这样说过,客人来了,杯子翻起,不来的话,杯子按下。来与不来,都在等待,这是传统的待客之道。春节,是团圆的日子,至情就是最美诗篇。年还是传统年,味道依旧,喜气依然。

迎来送往走亲戚,乡里人依然真诚、好客。我想到,不是儿时的年,少了一些味道,或是外去打工、上学的人增多的缘故。深夜我们围炉小坐。

中年人发言,以前是你家初二,他家初四,不见不散。过年的习俗要改变,一大家子可立下规矩,每一年到一户人家里相聚,也可约定去农家乐,再不要一家一家地走动。

青年们说,过年,开心最重要。出外旅游过年,是新式过年的一种。

也有人附和着说,生活就是这样,年味就是这样。

流水似年,年味在变。今年春节,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我相信一定还会增加更多的内容。从窗口往外望,春天来了,树木长出嫩芽,花儿也开了。

假期结束,一部分人要从乡村抽离。菜园里,一畦畦葱茏,优雅。菠菜香菜油麦菜挺多,一兜兜好看整齐。是时令之美,也是生活之美。母亲砍几棵卷曲的白菜,拔几个大萝卜,要我带回去。我随手拔出了大蒜,断掉的根部留在泥土中,过一段时间,就会勃然而发吧。

在城里,店铺已开张。广场上聚集了很多人,喷泉准时开放。一棵树下,老人自顾自地拉着二胡,缓如清清流水的音符,倾泻在空气里,召唤着我,好像乡村的年,带着浓郁的乡土年味,是那抹烟火气,沉淀在岁月深处。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春凤

编辑:胡君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