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江之畔,新添一处红色地标!记者为你探馆

来源:掌上衡阳 编辑:邓敏 2021-06-30 16:36:03
—分享—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6月29日,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正式开馆。从此,湘江之畔又新增了一处红色地标。

纪念馆屹立在湘江边

从衡阳出发,走岳临高速,靠近水口山镇时要经过湘江大桥,在桥上就可以看到造型别致的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建筑,像叠起的巨石,屹立在湘江边。出了收费站,不到1公里就是纪念馆的停车场,十分方便。

1.jpg

▲主题雕塑《伟大的水口山工人运动》

纪念馆巨大的前广场有一组红色的大型浮雕——《伟大的水口山工人运动》,由雕塑大师田郁创作。浮雕上展现了水口山工人大罢工、毛泽东来水口山点燃工人运动烽火和八百矿工上井冈等情景。

沿着中轴线一路向上,设置了浮雕、景观小品、主雕塑等。其中矿石景观颇有匠心,是由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旗下三大矿区的矿石堆积而成:第一级是柏坊铜矿的铜矿石,第二级是康家湾矿的金矿石和铅锌矿的铅矿石,第三级的矿车是铅锌矿上世纪50年代使用过的。

2.jpg

▲主题雕塑《咱们工人有力量》

广场上有座主题雕塑《咱们工人有力量》,高4米,全铜制作,雕塑以《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纪实》的封面人物为原型:一位肌肉健硕的矿工高抡铁锤,寓意“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诠释了水口山工人运动“伟大斗争”的深刻主题。

13.jpg

▲纪念馆外景

据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展馆的设计取形于工人的“人”形与矿石,取工人运动之意。毛泽东当年下井与工人们聊起“工”和“人”二字,加起来就是“天”字,寓意工人团结起来,力量大如天。建筑外表模拟矿石元素,是对水口山矿业历史的呼应。

3.jpg

▲大型主题雕塑《伟大斗争 光辉典范》

展馆的主入口前犹如井下的矿道,折线般的顶部造型是模仿矿道里支撑构件形式。进入大门,首先是总序厅,正面是一幅大型主题雕塑《伟大斗争 光辉典范》,高9.2米,宽11.2米,深4.2米,上半部分是毛泽东来到水口山传播马克思主义,中间部分反映水口山矿工觉醒,下半部分展示了罢工取得伟大胜利的情景。

三大板块构成统一整体

据工作人员介绍,纪念馆共有水口山工人运动历史陈列、耿飚生平业绩陈列、水口山矿冶史陈列三大板块,分别位于二楼和三楼,一楼是会议厅和接待服务厅。

11.jpg

▲主题《伟大斗争 光辉典范》

走进水口山工人运动历史陈列展区,记者仿佛走进了黑暗的矿洞。原来该展厅就是以铅锌矿洞为原型的,再现了100多年前水口山工人在井下辛勤劳作的场景。

1.jpg

记者看到,这个展区既展示了工人的辛勤劳动,也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水口山工人进行伟大斗争的历程。特别是1922年12月5日,水口山铅锌矿3000余矿工为争取工人权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经过23天的顽强斗争,罢工取得了完全胜利。随后,800矿工奔赴井冈山,为发展壮大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卓越贡献。

1.jpg

记者看到,展柜内陈列了一门迫击炮。“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炮声中也有水口山工人的贡献,当时红四军抽调了部分水口山工人,建立了军械处,处长是宋乔生兼任。那门迫击炮就是水口山工人修好的。

8.jpg

▲“一二·二一”童工大捷

耿飚生平业绩陈列展厅则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和一系列图画、雕塑,全面展示了耿飚从水口山矿一个受欺压的童工“敲砂麻蝈”开始,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地参加罢工斗争、走上革命道路:从长征中的红四团团长,抗战中的八路军旅长到解放战争中的“杨罗耿”兵团,最后成长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光辉历程。

12.jpg

水口山矿冶史陈列部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等,展示了数千年来水口山地区的矿山开采和冶炼历史。

1.jpg

来源:掌上衡阳

编辑:邓敏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