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南:赋能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平 编辑:李颖婕 2025-02-20 16:41:37
—分享—

2024年以来,衡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实施主体强身行动”的统一部署,围绕“工业强县、文教旺城”发展路径,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持续增强市场发展活力,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精准“放”,让经营主体进得来,市场准入更宽松便捷。

该局积极探索市场准入、准营、退出全链条改革,持续简政放权,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2024年,全县经营主体净增4050户,其中企业净增1705户。全县实有经营主体达5.22万户,同比增长8.75%。一是大开经营主体准入“简易之门”。持续深化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利用“湖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业务系统”开启“线上即传即办”和“线下即来即办”双通道办理模式,大力推行“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便民举措,通过精简材料、环节、流程,对非前、后置许可的,企业和个体户登记注册办理时限限定为3个小时和1个小时以内办结。全县企业登记注册业务准时办结率达99%,网上办结率达90%以上,好评率达100%。二是畅通经营主体变更“服务之门”。不断完善跨部门联办机制,借助平台完成“一表申请”企业变更所有事项,实现企业变更“不见面审批”。开设“个转企一件事”绿色通道,提供精准指导、全程跟踪、协办督办服务,推进“个转企”登记及奖补政策落实,全年为99户“个转企”提供专属一站式服务。三是提优经营主体退出“快捷之门”。建立异地申请、属地审核、协同办结审批新模式,推进企业简易注销“异地可办”,实现“进一扇门,办两地事”。探索实施代位注销制度,方便企业快捷退出市场,有利于释放其占用的社会资源、名称资源和监管资源,有效解决特殊情形下经营主体“注销难”堵点。大力推广歇业备案制度,让暂时遇到困难无法经营的经营主体自愿办理歇业手续,并通过精准施策,对点帮扶,使15户经营主体歇业后重新开业。

科学“管”,让经营主体活得好,市场环境更公平公正。

该局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积极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一是优化涉企行政检查。深化“一业一查”和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即对同一行业领域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事项进行整合,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开展联合监管抽查,实现“一支队伍、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减少对经营主体的干扰。全年开展部门联合检查行动182次,对企业检查频次降低了30%,抽查事项覆盖率达85%。二是完善信用监管机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以动态监测、分析研判、评估赋分等方式,将辖区1.4万余户企业精准赋分,并按照分值划分为A、B、C、D四个信用评价等级,全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做到对风险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全年抽查问题发现率提高40.9%,推动监管更加公平有效。三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修订完善了《工作管理制度》《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优化制定了《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案件线索管理制度》《行政处罚案件办理制度》和“从轻、减轻、免于处罚”三张清单及“首次违法免罚承诺书”,防止“小过重罚”“小过滥罚”。全年共收到合法经营承诺书173份,对257位经营主体实行首次违法不予处罚,全年一般性行政处罚案件同比下降32%。

IMG_5546.JPG

高效“服”,让经营主体做得大,市场发展更优质和谐。

该局大力优化服务,着力培育经营主体发展动能,多措并举支持经营主体做大做强。经验做法被中国新闻网、中国市场监管报、学习强国、新湖南等多家媒体推介。一是实施质量强县战略。聚焦油茶产业、土枇杷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发展,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积极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在标准化建设、产品质量认证、计量服务等方面加强指导,激发企业内在活力。指导三易精工获得衡阳市市长质量奖,大三湘茶油获“湖南名品”称号。二是强化知识产权赋能。以创新主体需求为导向,加大知识产权政策供给和宣传力度,建立“政府搭台、银企对接、政策引导、市场运作”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全年帮助慧迪智能、三易精工等5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502万元。三是加强涉企收费监管。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全面公开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加大对涉企违规收费的监管执法力度,完善提醒敦促、责令整改、约谈警示、挂牌督办等手段,推动乱收费问题整改到位,切实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全年共查处教育、医疗、水电气等领域乱收费126万元,帮助企业和个人退费76万元。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平

编辑:李颖婕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南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