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融媒体中心4月15日讯(记者 胡丁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今年以来,衡南县人社部门创新就业服务举措,依托家政培训基地和家政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和推行“订单式培训+保姆式服务”模式,免费开展育婴、老年护理、保育等家政服务技能培训,促进女性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进一步端稳就业民生“饭碗”。
4月15日,在衡南这家培训教育基地的课程上,授课老师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采取“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教学方式,为来自县内各乡镇(街道)的38名学员重点讲授婴幼儿护理方法、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通过老师细致讲解和现场演示,大家也忙着操作手上的模型宝宝,跟着学起专业护理技能。此次家政服务员培训为期11天,采取线下集中培训和线上网络授课相结合方式进行教学,内容涵盖母婴护理、家庭照护、家务保洁等知识,培训修业期满后,通过考试者还可获得相应合格证书。
“这几天我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家政服务员培训,主要学习了育婴、养老护理等专业知识。人社部门还组织了家政企业现场招聘,在培训结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就业岗位,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学员刘玉邦说。
培训期间,衡南人社部门围绕企业用人需求,组织9家用工企业现场招聘,并提供薪酬福利优厚、职业发展清晰的岗位,35名学员当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我们人社部门创新就业服务举措,联合县妇联等相关部门,通过采用‘专业培训+现场招聘+跟踪服务’的方式,进一步促进妇女群体的高质量充分就业。”衡南县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达说道。
“订单式培训+保姆式服务”不仅能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需求,还帮助用工企业降低了招工成本,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实现高质量就业。下一步,衡南县持续深化部门联动,将抓好培训效果转化,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胡丁丁
编辑:张木兰